成为世界大国,中国还需迈过“三道坎”!

2017-6-09 15:12:46 来源:第一军情 【字体:

 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,许多曾经的对手,俨然已成为今日的队友。但是,从某种程度上而言,这或许并非全是好事,因为这事的另一面就意味着,中国崛起进入深水区,外交上的困难也许会发生质变,因此,更应小心翼翼,更需要完善策略。具体而言,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,这也是崛起之路上,中国外交面临的“三座大山”。

  一是“大棒”可以施展的空间受限。这个事情,以菲律宾和韩国作为对比进行说明。曾经,因为黄岩岛冲突和所谓南海仲裁,中菲关系一度非常紧张,不少网友呼吁揍它一顿。当然,事情最后的发展众所周知,那就是中菲关系经历了180度的大转向,其标志是杜特尔特的上台。但背后的根本原因,恐怕还是菲律宾无法扛住中国的“大棒”,它承担不起破坏中菲关系可能的后果——因为它和中国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,也就是说,菲律宾不得不做出妥协。

  而今,中韩关系因为“萨德”问题同样闹得不可开交,而我们的主要反制措施是经济制裁,但这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。韩国显然损失惨重,但它为了所谓的美韩同盟,似乎还能扛住来自中国的压力。尽管我们在必要时,毫无疑问可以摧毁“萨德”,但来自朝鲜半岛方向的可能风险,却是我们所不愿面对的。并且,韩国事实上是美国的军事同盟,不到迫不得已,似乎就很难付诸军事行动。也就是说,相对于菲律宾,我们对于韩国的“大棒”政策,效果不如以前。而这,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也许将成为一种常态。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,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了,不好啃。

  二是“胡萝卜”不够分且很难分平均。中国的经济成就毋庸置疑,影响力巨大,直接的好处就是世界对亚投行和“一带一路”的热情暴涨,都愿意和中国一起努力,分一杯羹。但僧多粥少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。前段时间,印尼曾想在南海问题上施加影响力,以获得中国的足够重视。那么,我们对于越南、菲律宾的重视,尤其是经济政策的倾斜,会不会让周边国家产生一种误解呢,那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。这样的情况在南海方向,似乎还不只是个例。

  日前,新西兰居然和日本就南海问题“发声”,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比较意外,因为中国与新西兰的关系还是不错的。但是,新西兰或许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,那就是谈谈南海问题,不会惹恼中国,但会获得中国的重视。新西兰或许同样认为,作为美国盟友的澳大利亚可以受到中国的青睐,那新西兰也应该受到更多青睐才是。也就是说,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是世界性的,每个国家都想“利益均沾”,当然,前提是不惹恼中国。不过这些小伎俩,却会让我们为难,甚至难以辨别对方究竟出于何种目的。

  三是崛起阻力在客观上更加强大。从前,我们的对手主要表现形式是,小国在大国挑唆下,挑衅中国的利益和关切,其自身与中国并无太大的利益冲突,即便有,通过双边协商,解决起来也不在话下。也就是说,这种矛盾更表面化,更有人为制造的因素,并非天然的存在。而在菲律宾、越南,也可能包括韩国,在与中国对抗还是合作之间做出的选择更倾向于后者之后,这些小矛盾、小冲突可能要退居二线,甚至消失不见,但取而代之的不是和平与合作,而是更本质的矛盾。

  而且这种矛盾并非中美之间,而是中国与周边大国之间的矛盾,其中包括日本、印度。日前,就有媒体抛给普京一个问题,中国崛起会不会损害俄罗斯的利益?当然,普京的回答肯定是立足于中俄友好,但这却客观反应了一个非常显着的现实问题,中国影响力的扩大,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邻国,怎么办?而日本、印度作为与中国发生过冲突的大国,矛盾更具有天然性,对于这样一些国家,不能利用大棒,或胡萝卜就能使其走近中国,并且这个障碍更像一块难以移开的巨石,我们又该如何面对?

  中国从地区性大国,崛起为世界性大国,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一种历史的宿命,无论我们是否主观努力,世界是否客观同意,它都在成为现实。但是,世界性大国如果没有战争的催生,就很难一蹴而就,中国的主张如何为他国理解,中国的崛起如何让他国接受,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,称其百年大计或许一点也不夸张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外交困难将成为重中之重,怎么合纵连横,才能崛起得更加顺利,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现实问题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我们必须勇敢地承担起中国崛起的担子——因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注定会影响世界,也注定会考验中国。

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

    今日头条